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我悲觀所以我樂觀


高中被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的「意志與表象世界」一書吸引時,似乎就註定我要走上哲學之路。

這本書是被貼上「悲觀哲學」很有名的的一本書。說真的,既使我從哲學研究所畢業之後,都還是對叔本華這個人與他的所有哲學思想全都一知半解。你要問我「意志與表象世界」寫些什麼我更是完全忘得一乾二淨。但我還記得年青時讀完這本書之後的一種感覺:在思想的極度悲觀之後,讓我在真實生活中,開始了解什麼是樂觀。

悲觀與樂觀之間的差別似乎並不是它字面上所顯示出的相反的兩個極端,反而比較像是一體的兩面。

從少年時,我就一直挨同學批:你這人怎麼這麼悲觀?怎麼什麼事都往壞處想?

但很奇怪的是,我內心都一直認為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沒先往壞處想,你怎麼快樂得起來?

我的邏輯聽起來或許很奇怪,但我覺得那是很理所當然的。原因有二。

首先,我覺得快樂與悲傷其實是一種相對的感覺,當你知道世界有多少悲傷事時,你就會發現到當下的自己有多麼幸福,也因此,悲觀其實是樂觀的來源。換句話說,我認為沒有純粹而絕對的快樂。只有往人生的黑暗面看,你才能了解什麼是光明。

其次則是策略上的意義。

平時待人處事時,我總是有「最壞打算」,也就是所謂的對事情的最悲觀態度,認為事情可能會怎樣往最糟糕的情況發展,而我的對應策略是什麼。由於心中總是有「最壞打算」、「最悲觀」的心理準備,所以也讓我處事的成功機會更大,對於生活當然也就越來越樂觀了。反之,凡事只是很天真的以為它很好,也就是很「樂觀」,那悲劇可能就不遠了。